糖尿病是什麼?診斷之後怎麼辦?一文看懂三種治療法

發布於 Dec 5, 2022 by 編輯部

「人家說糖尿會有很多螞蟻捏!我怎麼會是糖尿病?」
「我嘛毋愛呷甜,哪欸得糖尿病?」

糖尿病是台灣最多人得到的慢性病,每10人就有一人是糖尿病友,走在路上都有可能會撞到。如果在社區、鄰里問一問,說不定人數還多到可以成立一個病友團體。

這麼常見的病,但糖尿病到底是什麼?跟糖有關係嗎?除了多吃、多喝、多尿,得到糖尿病還會怎麼樣?

 

糖尿病是什麼?

糖尿糖尿,這個名字讓人感覺「糖尿病」跟尿中的糖分含量有關。在血糖檢測技術還沒發展成熟時,的確就是用尿糖作為診斷糖尿病的依據,因為若是血液中的糖分過高、腎臟無法代謝,糖分就會排入尿中而形成糖尿。

 

為什麼會得糖尿病?

聽到自己得糖尿病,當下可能會覺得「我又沒有吃太甜,怎麼會是我!」不過糖尿病不只跟「糖」或「甜」有關,也跟「鹹」、「脂肪」、「壓力」有關。

糖尿病分類

✅第一型糖尿病:胰島細胞無法發揮功能。遺傳、免疫失調、環境刺激引起。

✅第二型糖尿病:胰島素無法發揮作用。遺傳、肥胖、其他慢性疾病引起。

✅妊娠糖尿病:懷孕期間因荷爾蒙變化引起的糖尿病,可能在產後轉變成第二型糖尿病。

 

台灣每年超過15萬人新診斷糖尿病,其中有9成以上都是第二型糖尿病,目前研究認為,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的原因,跟內臟脂肪、尤其是肝臟脂肪量有很大的關係。肝臟脂肪容易造成肝臟的胰島素阻抗,引起糖尿病,所以肥胖、吃高糖、吃高油脂的食物,是最大的糖尿病因子之一。

 

容易造成內臟脂肪的食物

  • 果糖:消化過程中會直接形成內臟脂肪,建議手搖飲料、甜點、水果儘量攝取少一點。

  • 酒精:代謝過程中會造成肝臟累積脂肪。

  • 精緻澱粉:容易增加內臟脂肪的形成,如麵包、蛋糕、西點、飯糰。可用地瓜、芋頭等全穀雜糧來取代澱粉的攝取。

  • 油炸物:容易增加內臟脂肪的形成。

  • 高脂肪食物:如肥肉、油炒菜。建議可以改吃堅果、不飽和脂肪(如橄欖油、葵花油等)來代替,但也不能攝取太多。

 

糖尿病會好嗎?我該怎麼治療?

  1. 藥物治療

    現在最常見的糖尿病治療法就是藥物治療,也就是透過降血糖藥控制血糖,減緩讓身體泡在糖水中的危害。

     

    不過目前還沒有能「治癒」糖尿病的辦法,所以服用藥物只能減緩惡化的時間。平均而言,服用藥物10年以後,大約有一半的人需要開始注射胰島素,因此能在早期就讓情況控制住,對預防併發症的產生很重要,而使用複方(多種不同藥物)的搭配,或許可以幫助更好的控制血糖,但還是要按照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來調配。
     

  2. 手術治療

    對於體重過重的人來說,可以選擇進行減重手術。進行減重手術之後,會發生幾種變化:

    👉熱量攝取大幅減少。

    👉腸泌素增加(可增加胰島素分泌、抑制胃部排空所產生的飢餓感)。

     

    而突然降低的低熱量攝取可以幫助減少多餘的肝臟脂肪,進而改善胰島素阻抗的問題。只要在手術後維持穩定的熱量攝取、不再吃會造成內臟脂肪的食物,就能維持手術效果6年以上。
     

  3. 飲食治療

    飲食治療跟手術治療追求的大宗旨,都是希望可以減少體重與脂肪,達到幫助控制糖尿病的效果。不過手術治療主要是針對嚴重過胖的族群,如果只是輕微過胖,可以考慮用飲食治療。

     

    目前證據最多、效果最顯著的就是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法,也就是「盡量少吃澱粉」,比如從前每天吃三碗飯,現在一天只吃半碗。按照這個方式進行,可以很快的改善糖化血色素、飯前血糖值等數值,也能快速減少內臟脂肪。不過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因此每餐飲食的細節可以配合微調。

     

    除了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之外,還有各種不同的飲食法,都建議先諮詢醫師過後再執行。

 

延伸閱讀:

長輩想降三高吃納豆紅麴有用嗎?研究指出沒加Q10恐「傷心」

心血管疾病症狀有哪些?學會飲食預防,不怕檢查有問題!

骨質疏鬆症狀有哪些?從治療到檢查,帶你詳細了解吃什麼好!

本文參考資料:

1. Donald Harting, M.D., M.P.H., Barbara Glenn, B.A., and Hugh L. C. Wilkerson, A Comparison of Blood-Sugar and Urine-Sugar Determinations for the Detection of Diabetes, N Engl J Med. 1951 Jul 12;245(2):48-54.
2. David M Maahs, MD, Nancy A West, PhD, Jean M. Lawrence, ScD, MPH, MSSA,c and Elizabeth J Mayer-Davis, PhDd, Chapter 1: Epidemiology of Type 1 Diabetes, 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 2010 Sep; 39(3): 481–497.
3. Alexandra Kautzky-Willer, Jürgen Harreiter, Giovanni Pacini, Sex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Risk, Pathophysiology and Complication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Endocr Rev. 2016 Jun;37(3):278-316.

4. 杜思德等,《臺灣糖尿病年鑑2019第2型糖尿病》(台北: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2019),頁5。
5. Roy Taylor, Type 2 Diabetes: Etiology and reversibility, Diabetes Care.  2013;36(4):1047–1055
6. James J DiNicolantonio, Varshil Mehta, Neema Onkaramurthy, James H O'Keefe, Fructose-induced inflammation and increased cortisol: A new mechanism for how sugar induces visceral adiposity, Prog Cardiovasc Dis. 2018 May-Jun;61(1):3-9.
7. Fredrik Rosqvist, David Iggman, Joel Kullberg, Jonathan Cedernaes, Hans-Erik Johansson, Anders Larsson, Lars Johansson, Håkan Ahlström, Peter Arner, Ingrid Dahlman, Ulf Risérus, Overfeeding polyunsaturated and saturated fat causes distinct effects on liver and visceral fat accumulation in humans, Diabetes. 2014 Jul;63(7):2356-68.
8. Turner RC, Cull CA, Frighi V, Holman RR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UKPDS) Group, Glycemic control with diet, sulfonylurea, metformin, or insul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rogressive requirement for multiple therapies (UKPDS 49). JAMA. 1999;281:2005–2012.
9. Satoru Yamada, Paradigm Shifts in Nutrition Therapy for Type 2 Diabetes, Nutrition Therapy for Diabetes. 2017 Volume 66 Issue 3 Pages 33-43.
10.  Jordi Salas-Salvadó, Nerea Becerra-Tomás, Christopher Papandreou, Mónica Bulló, Dietary Patterns Emphasizing the Consumption of Plant Fo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A Narrative Review, Adv Nutr. 2019 Nov 1;10(Suppl_4):S320-S331.

https://www.lohas101.com/article/diabetes_treatment